作者: 鄭華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0-06-15 09:38
中國菏澤網消息(通訊員 楊 靜 段洪濤 郭 昂 記者 鄭華偉)6月12日,在鄆城縣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現場,3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有序作業。
“今年2月29日奠基開工,現在一期工程的8個多層廠房正在加快建設,其中4個已經封頂,預計9月份可投入使用?!笔┕挝回撠熑送鹾闈榻B。
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5億元,規劃占地面積1.5平方公里,全部建成投產后,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億元以上、利稅80億元以上,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。
招大引強、快招快建,是鄆城縣以上項目、抓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。鄆城縣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和六大主導產業,緊盯產業政策、資金投向,科學謀劃新項目,積極招引好項目,全力以赴建項目,以項目的大建設、快投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。
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康平納順利簽約,投資15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筒子紗的智能染色園;湖北格林凱爾項目13天實現異地落戶鄆城復工復產;紳聯生物僅用16天新上15條口罩生產線,并順利取得歐盟CE、美國FDA 等出口認證;禹神新材料產業園目前已建成四期,成為國內技術領先、檔次最高的無紡布生產基地;綠禾智慧農業產業一體化建設項目集種植、加工、銷售、研發于一體,每天可生產營養快餐10萬份;好朋友生物科技致力自主研發可降解材料,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環保餐具生產基地……
今年以來,鄆城縣聚焦“231”產業體系,開展線下、線上招商37次,簽約過億元項目46個,總投資305億元。
項目進來了,更要服務好。鄆城縣秉持“以最大的熱情、最優的服務讓投資者放心、舒心、省心”服務理念,新完成行政審批事項流程再造52項,減少審批環節128個,在全市率先建立大項目審批服務中心,創新實施“局長陪跑”服務模式,全面推行“一業一證”改革試點,跑出了政務服務新速度、實現了營商環境新提升。
經濟發展,最終是為了民生。鄆城縣通過棚改,一個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,道路寬敞了,公共服務設施完善了,“潔亮美”代替了“臟亂差”。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在城市發展全過程,做足“水、綠、花、文”四篇文章,累計投資22億元建成了躍進河、宋金河、北沙河三條城市生態景觀帶;持續開展“綠滿鄆城”專項行動,新建城市綠道58公里、公園40處,成功打造了“300米見綠、500米見園”市民健身圈、休閑圈。市民文化藝術中心、博物館、南湖公園、鄆城一中、體醫康養全民健康中心等一大批民生項目先后實施。鄆城縣獲評“國家園林縣城”和“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城”稱號。
同時,鄆城縣聚焦生態鄉村建設,利用壓煤搬遷、土地增減掛鉤,加快推動合村并居,規劃建設新型社區36個,村鎮面貌煥然一新;扎實開展 “四域”環境綜合整治和 “三園(院)”環境美化提升專項行動,高質量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;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強鎮3個,旅游特色村7個;開展“小手拉大手”“美麗庭院”“家庭清潔、家風傳承”等系列活動,傳統舊習正在變革,文明和諧成為時尚,美麗鄉村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……